幸福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感觉,它往往与贫富无关。幸福,只与人们对自己状态及行为的满意度、对自己当前事业与生活的热爱程度、对所关注人物和事物的认可程度有关。人们在专注做某件事时的怦然心动,也许正是幸福来临的征兆。
个人的幸福含义就更加不同了。它是一个人在专注做某些事情时获得的那种愉悦与满足感。比如教徒接受了神圣的洗礼、教授对学生侃侃而谈、医生看到病人术后恢复如初、画家在私人画展中广受好评、作家推出了挥洒多日的作品、热恋中情侣们独处的甜蜜时光、老人整理旧相册或写回忆录……等等。在做事情的时候,专注度越高,就越容易获得幸福。反之,被动地去做一些事情,专注度不够,也就毫无幸福感可言。从二战结束到今天社会的调查结果显示,在人群中真正感到幸福的人只有26%。即便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和休假玩乐逐渐增多的今天,仍然还是这个比例。
来自家庭的幸福亦是如此。当一个家族都热衷于某件事,并全力专注在做这件事的时候,大家总是会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。家庭成员之间取长补短、互相帮助,互相关怀,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获得幸福感。小时候家境贫寒,我们却能齐心协力过日子,甚是幸福。那时的春天,家里无牛种地。父亲就手扶犁杖,而我们三个孩子去拉犁杖,母亲则负责点种。虽然整日里累死累活,但与其他富裕人家相比,我们家人之间却很团结、很体贴。比起那些用牛或拖拉机耕地的人家,我们所获得的幸福感要多出许多。
夏天锄地,我累了,一躺在地里便睡着了。弟弟、妹妹们看见后就坐在我旁边,小手为我驱赶蚊虫……那时候,我也感到自己很幸福。再如日本的电视剧《血疑》,女主角幸子身患白血病,自己一直在顽强地与疾病斗争。全家人竭尽全力去帮助她实现每一个愿望,争取让她短暂的人生不留下遗憾。在这个过程中,幸子感到自己无限幸福,全家人也很幸福。最后连观众们也沉浸在幸福之中,并没有受到原本悲剧题材的影响。反之,如果一家人关注和热爱的事物过于分散,就会没有幸福感可言。像古代皇家的诸位皇子个个满腹心事,虽然富甲天下,但却毫无家庭幸福感而言。
集体的幸福也是如此。一家好的企业,所有的员工都热爱它并关注着它的安危与发展,与企业一同进步,愿意一切行动听指挥……那么员工和管理者都从中获得了幸福。反之,每人一把号,各吹各自的调,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,个人利益排在第一,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与关爱,那么员工自然就没有幸福感。
民族的幸福感也不例外。在2008年,全国人民都非常关注汶川地震的救助情况、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和神七的升空事件,全中华儿女们万众一心在祈盼。那一年,中华民族的集体归属感与幸福感就远超了以往的任何年份。其中,那些参与和关注度高的人,幸福感则更强。
以上,就是我对幸福的诠释与理解。愿大家收获幸福,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幸福,愿中国人幸福!